江西机场集团召开2023年一季度经营分析会暨降本增效季度督办会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7.80万人,占总人口的64.91%。
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五驻点指导组组长杨雯、副组长张郭宏到会指导。会上,全体参会人员签订了《保山市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公开承诺书》。
会议指出,要强化政治引领,确保三个规定学习认识到位。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三个规定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学深悟透三个规定的主要内容、政策界限、具体要求,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维护法律权威、捍卫司法公正,为保山高质量发展构筑优良的法治环境。要加强对司法人员如实记录行为的法律保护和组织保护,让逢问必录成为常态,让凡事讲法养成习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严格依法办事,确保三个规定全面执行到位,各级政法单位要建立落实相关记录、 通报和责任追究机制,做到全面记录、全程留痕、严格执法司法,不被杂音干扰 , 坚决杜绝人情案、 关系案。市委书记、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组长杨军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五驻点指导组副组长尹德坤作三个规定宣讲。
要严肃执纪执法,确保三个规定监督检查到位,市、县两级纪委监委以及派驻政法部门纪检组监察室,要切实履行党内监督、国家监察专责,对以组织名义向司法机关发文发函对案件提出要求、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以及对司法人员打击报复的,要严肃查处,视情节给予党纪政务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上率下,确保三个规定贯彻落实到位,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层层抓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率先垂范、承诺践诺,以关键少数带动带好绝大多数。建立健全河湖长工作联席会议、督查考核等8项制度,将河湖长制工作纳入市级督查和年终综合考核内容,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目前,该市已安装完成河道生态流量监控50套、河道水质断面监控15套、排污口监控13套、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监控7套,进一步提升河湖监测管理信息化能力,实现智慧化河湖管理。项目实施完成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进一步得到保障。腾冲市北海乡抓住大盈江流域综合治理契机,在大盈江沿线建设十里荷花、十里樱花、十里桃花三个十里公园,整合资金3亿余元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旅融合、产村融合、城乡融合发展。十三五期间,腾冲市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2.51亿元,规划实施水生态治理项目40件。
编制水域岸线规划,对龙川江、大盈江、槟榔江、龙江小江等主要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方案和管控机制进行了细化,确保在河道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全面发挥岸线的综合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五合乡联合执法大队、司法所、安监站、林业站等部门组成清河行动专项行动组,联合治理效果明显。
2021年3月,腾冲市被水利部推荐为河长制湖长制激励县,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是云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在河流保护与治理中,腾冲市还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机制。2018年以来,腾冲市实施从北海乡花园水库至和顺镇魁阁共30.1千米的大盈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统筹推进沿线面山植被恢复、农村两污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大盈江源头水质。精准发力,实施生态河湖工程在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保障下,腾冲市在广泛调查研究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全力推进生态河湖保护与治理工程,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自2013年3月在云南省率先实施河长制以来,腾冲市就把河长制湖长制作为一项维护河湖健康、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的根本保障制度,贯穿于河湖保护全过程。彰显特色,打造幸福河湖样板旅游业是腾冲市的支柱产业。推动河湖生态空间管控,确保河湖管理范围边界清、底子明,杜绝侵占河湖、破坏河湖问题发生,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明光镇组织全镇52个党组织,开展党员助力河道治理主题党日清河行动。
2017年进一步完善河湖管护机制,印发了《腾冲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将全市89条河流、56座水库、1个湖泊、13条较大人工渠道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范围,设立市、乡、村三级河湖长421名。投资9467万元,实施和顺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开展截污工程、水碓水库治理(128亩)、河道清淤工程、陷河湿地修复治理(726亩)、污水处理厂等5项工程建设。
全市以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为引领,依托丰富的水利资源,积极推进示范河湖建设,打造幸福河湖样板,大盈江(南底河)、北海湖荣获云南省2020年美丽河湖称号。腾冲市大力开展河湖裸露垃圾全面清除行动河湖清四乱等专项整治行动。
层层签订年度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构建市、乡(镇)、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腾冲市着眼于河道管理机制的建立,明确河湖长管护范围、管护职责,逐河建立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落实一河(湖)一策,一河(湖)一档管护措施,实现全市河湖系统性网格化管护全覆盖。腾冲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带动农户增收1000万元,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5万元,同比增10.5%,实现人人共享改善河湖水域环境的生态红利。本报记者黄宝洲通讯员高登泽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腾冲市成为云南省首家成功申报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的县(市)。
久久为功,建全美丽河湖机制腾冲市境内共有龙川江、大盈江、槟榔江三条主要河流,总流长496千米,总径流面积5690平方千米。2020年,全市各级河长巡河4538人次,发现问题88个,销号处理88个。
在重点河湖段设立公示牌150块,明确河湖长履行保护、管理、治理三位一体职责。坚持把河道当街道管理、把库区当景区保护的思路,全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
腾冲市人武部与中和镇、荷花镇党委突出军民共建、军民融合的目标,联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清河行动。依法完成27条重要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工作。
积极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立足实际,扎实开展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和美丽河湖建设等五大工程。2021年以来,腾冲各级河长累计巡河2000余次,全市参与清河行动的干部群众达到2700余人次,投入机械80多台次,拆除河道违章违规建筑240平方米,收缴过江网40余张,地笼60个,清理竹筏6个,依法打击非法捕鱼及砂石乱堆乱采等违法行为20余次,全市累计清理河道45条近460千米,清理涉河垃圾、污泥约200吨,有效地阻止了各类垃圾进入河道,避免垃圾污染水质。5月1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保山现场办公会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深入扎实开展高黎贡山保护行动、河道生态治理行动,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生态修复行动,坚决守护好保山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筑牢滇西生物生态安全屏障。建成城乡污水管网一体化和分户式污水处理设施1723套,新建污水管网4.2千米,污水处理接纳量持续增加。
目前,投资543.8万元,完成了下甲集镇段试点建设,初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2021年以来,腾冲市在落实清河行动中亮点频出。
针对古永河河道淤塞、河堤损坏严重,汛期洪涝灾害频发的问题,腾冲市于今年3月投资5504.32万元,启动古永河坝区段(16.88千米)治理工程,项目设计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防护等级为五级。全市注重对河流水质的监测工作,在全省率先启动县级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全面掌握市内重点流域、重金属防控区、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各项指标情况。
从2020年开始,腾冲市利用3年时间,投资4.75亿元实施了3个美丽湖泊(水域面积0.773平方千米)、20条美丽河流建设(总长315.94千米)。2013年3月,在全省率先开展河长制工作,制定下发《腾冲县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并对全市的河流分级分段设立河长。
以大盈江流域为突破口,依托水源工程建设、湿地保护与修复、生态河道治理、清洁小流域治理,积极推进以水安全、水环境、水管理、水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水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腾冲市以河湖长制为统领,坚持系统谋划、片区治理工作思路,认真做好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科学制定水资源保护开发规划,积极做好项目包装、申报等。目前,已完成十四五及中长期重点水利项目土地调规、生态红线调整、项目赋码入库等工作。精细治理,描绘健康河湖图景腾冲市严格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在水质检测上不留死角,严把入水口的质量关
全市党员干部坚持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基本的习惯养成,深耕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土壤。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深入善洲林场现场教学的带动下,全市各级党委党组采取现场党课、现场警示、现场交流、现场论道、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到金鸡4.15党史学习教育点、善洲林场、司莫拉幸福佤乡、各脱贫挂钩村等工作现场,开展学习研讨。
2021年3月份以来,市直各部门联合县乡党委(党组)、村(社区)党支部畅通学习渠道、创新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方式,运用联合学、平时学、现场学、研讨学的四学模式,引导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良好学习成效。感受艺术村,现场论道探讨乡村振兴。
通过专题发言、个人自学、专题辅导、集中领学、研讨交流、联学共悟、巡听旁听等多种形式,紧密结合党员思想实际,集中淬炼党性觉悟,广泛交流学习成果,推动党员干部交换了知识、交流了思想、交融了情感。学用结合研讨学。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